top of page
Search

方君竹|書院日講座:媒體如同感官延伸 別讓他左右了你的認知

Writer's picture: 全人書院學生會全人書院學生會

(撰文:陳宏駿)每天打開電視或翻開報紙,成為頭版標題或獨家新聞的議題無非是政治、八卦以及社會案件。媒體人有自己的立場,各家電視台亦有背後的包袱,往往一個普通的新聞,卻可以被炒作成茶餘飯後閒嗑牙的八卦消息。3月8日書院日講座,我們邀請到公視「記者真心話」主持人方君竹帶我們一探媒體世界。

「在開始閱讀之前,想請你先思考各兩個關於韓國瑜、蔡英文、川普的關鍵字,並放在心中。」

《記者真心話》 直指媒體結構性問題

兩年前,臺大新聞所研究生方君竹,在公視實習期間推出《記者真心話》系列影片,瞬間在網路上爆紅。鏡頭裡,他直指台灣媒體長期的結構性問題,點名財團、紅媒,也直指口嫌體正直的閱聽眾。雖是談論「媒體亂象」這樣深硬的主題,卻因影片節奏明快、條理清晰,獲得極大共鳴。

媒體影響力 絕對超乎你我的想像

要瞭解媒體亂象如何形成,首先得先意識到媒體的影響力。

還記得文章開頭請你思考的那個問題嗎?方君竹接著提出三個疑問:

「有人認識川普嗎?」

「跟小英講過話嗎?」

「跟韓國瑜很麻吉嗎?」

方君竹問:「我們都不認識這三位大人物,剛剛的關鍵字是從哪裡來的?」

答案呼之欲出,正是媒體。

「媒體就像是我們的感官延伸。誰掌握了媒體,誰就控制了我們的耳目。」

媒體是誰的 那間媒體就為誰服務

「預測媒體立場,從『起底』媒體老闆開始!」方君竹提醒我們,當遇到陌生的媒體,請你指著他的鼻子問「你是誰的媒體?」因為「出錢的是老大,媒體是誰的,那間媒體就為誰服務。」至於如何判別媒體的品質,方君竹認為:「透明就有信任。」他以鼎泰豐的透明廚房為例,讓我們體認到公開透明的重要性。

鼎泰豐公開呈現使用的廚房,讓消費者備感安心。

方君竹與我們分享五招瞭解媒體背景:

一、查看媒體官網的「關於我們」,欲透明欲值得信賴。

二、如果官網沒有關於我們,可以直接在瀏覽器搜尋媒體的老闆、背景、金流。

三、查看媒體臉書粉絲專頁的資訊透明度,瞭解其創建日期、更名紀錄、網域。

四、經濟部商業司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務可得知媒體企業的董監事資料。

五、司法院法人登記公告登記查詢社環和財團法人的代表、登記日期。

除了以上五招,方君竹也提及快速判別媒體顏色的方法,就是看他們如何稱呼中國大陸。統派、親共媒體認為臺灣是個地區,因此對應到到對岸,以地區名「大陸」稱之。而獨派、反共媒體則稱之為「中國」,因為他們認為臺灣也是一個國家,因此以國名稱呼對岸。

臺灣電視臺 公共媒體較中立客觀

台灣的電視媒體分為財團的民營媒體、政府的公營媒體以及全民合資的公共媒體。而臺灣唯一全民合資的公營媒體正是公共電視,除透過《公視法》接受政府每年就義的捐款義務,董監事、一級主管也不能有任何理由干預記者報導。因此,公視相較於其他電視臺公正客觀,也較能履行媒體第四權的監督義務。

臺灣的受政府控制的公營媒體,不會說假話,但也不會說政府的壞話。而電視臺的民營媒體都是由財團經營,而非財團的民營媒體則因為財力不足,通常經營平面媒體和社群媒體。為什麼電視臺如此燒錢?方君竹笑著解釋,一臺SNG車要價兩千萬臺幣,相當於台北的一間房子。

財團電視臺 就像財團官方粉絲團

「台灣的主流媒體一字排開,好多都是財團私有。」

練台生是錢櫃董事長,人稱練董,經營年代新聞和壹電視兩家媒體。而去年四月,錢櫃KTV發生火警,練董經營的兩家媒體的報導自然不見「錢櫃」二字。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經營的中國時報、中天電視、中視,就發布超過十條新聞笑其不敢談涉己新聞。不過,此行如同五十步笑百步。

而去年四月,錢櫃KTV發生火警,練董經營的兩家媒體的報導卻不見「錢櫃」二字。

財團經營民營媒體,偏頗報導實在屢見不鮮。旺旺集團媒體過去面對負面涉己新聞時,亦是消極處理。2014年臺灣爆發食安風波,四大報標題都列出了染上餿水油的食品公司,然而中國時報卻沒有提到自己老闆的旺旺集團也中箭。

中國時報避免報導關聯企業旺旺染上食安風波。

TVBS剛被HTC董事長王雪紅買下時,大肆報導HTC優勢,因新聞廣告化遭政府開罰;民進黨的海派掌門人林崑海,經營三立新聞,「球員兼裁判」的情況,恐難以屢行監督政治的義務;而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則經營八大新聞,可想而知八大新聞無法中立報導台塑的環保爭議。方君竹認為:「媒體原本是社會公器,但當公器私有化,就變成了財團自媒體。」如同讓閱聽人帶上了有色眼鏡看世界。

八大新聞台報導台塑煤倉超環保。

財團掌媒體 勞資糾紛報導難中立

當財團掌握電視臺,其觀點將傾向資方。2016年6月華航空服員無預警罷工,全台班機紛紛取消或延誤,TVBS新聞報導僅強調旅客不滿,卻未提及空服員的罷工訴求。2019年長榮航空亦發生空服員罷工事件,中天新聞主播報導:「罔顧旅客的權益工會顯然沒放在眼裡,因為罷工至今,他們只想到他自己。」方君竹提醒我們,遇到勞資糾紛的新聞,我們可以上網搜尋,瞭解勞方訴求,再獨立判斷。

TVBS強調旅客對於華航罷工事件的不滿。

除了空服員罷工事件,基本工資協商的新聞,財團媒體也有偏頗的可能。2018年8月政府欲調漲基本工資和月薪。八大電視臺採訪王文淵,他表示:「我們應該回歸市場機制。」反觀勞方立場,僅採訪一位民眾便草草帶過。方君竹說,當財團追求的不是真相,而是發大財,部分媒體甚至開始賣新聞。2018年,上班不要看老闆邱威傑參選台北市議員,就收到中市業務詢問是否影意願付費上電視。芳君竹請我們思考:「當新聞可以用買的,那他還公正客觀嗎?」

台北市議員邱威傑收到中天業務來電賣新聞。

受財團操弄 中時記者遭網友撻伐

「臺灣的新聞自由,好少是記者說真話的自由,而是財團操弄記者的自由。」方君竹感慨。去年5月初,一名記者在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五度詢問次氯酸水相關問題,該名記者遭肉搜,被民眾痛批「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名記者是真心的想問這些問題嗎?」方君竹問到。旺旺集團旗下品牌「水神」次氯酸抗菌液因廣告宣傳療效被臺北市衛生局裁罰66萬元。而詢問次氯酸水問題的記者,正是來自旺旺集團的中國時報。由此可知,台灣距離真正的新聞自由,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方君竹相信:「沒有記者為了做爛新聞而成為記者。」呼籲大家支持共媒體。

不要有立場 中立客觀就是好棒棒?

「中立客觀是要用來要求記者查證的過程要不偏不倚,而不是查證的結果要皆大歡喜。」換言之,只要有事實基礎,媒體報導帶有立場自然沒有問題。「沒有事實基礎的平衡報導,是經不起考驗的。」方君竹表示,媒體其實不可能沒有立場,因為光是記者的選題,就是一個立場的選擇。

「改變媒體,從改變點閱習慣開始。」方君竹相信:「社會大眾的點閱是一場社會運動。」這次的書院日講座,他以幽默的方式介紹各家媒體特色,深入淺出地帶領我們建立媒體素養的正確觀念。希望透過這場演講,讓大家遠離讓來歷不明的新聞,鼓勵書院生養成習慣閱讀有明確來源並真實報導的好新聞、好媒體。

方君竹與我們分享他的媒體白名單,邀請我們一起閱讀好新聞。


465 views0 comments

Comentários


©2020 by 台師大全人書院.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