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宏駿)今年作為臺灣「地方創生」的元年,兩天一夜的精勵營也來到了第二天。我們充滿期待來到三峽社區,希望一探「甘樂文創」在三峽促成了哪些改變。
「甘樂文創」成立公益店鋪 為三峽帶來勇氣與陽光
我們跟著導覽員走訪「甘樂文創」所成立的公益店鋪。面對二度就業家長和青少年的職能發展挑戰,「禾乃川國產豆製所」完全使用國產非基改黃豆,同時提供弱勢者一個溫馨友善的工作環境;「小草書屋」與「青草職能學苑」則透過工藝扎根與淨溪行動陪伴三峽的高關懷學童,也為三峽帶來更多勇氣與陽光。
串連當地職人 打造社區關懷支持系統
穿越街坊尋訪當地職人,導覽員帶我們認識甘樂文創與社區夥伴們打造的關懷支持系統。「我們要為留鄉的『負』二代,培養留鄉的能力。」甘樂文創執行長林竣丞出生於柔道世家,卻踏上了設計傳播之路。後來,看見三峽的社區問題,更發現自己對家鄉的不瞭解。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回到家鄉轉譯地方文化來發行《甘樂文創》雜誌,也開始透過圓夢計畫陪伴高關懷兒少。林竣丞期盼,「幫助孩子認識腳下所踩的土地,同時建立脈絡的連結。」
林竣丞分享心路歷程 期盼人人發揮自己的價值
「善用你的麵包,發揮麵包的價值。」林竣丞分享心路歷程,感動不少人。一位書院二年生分享心得:「培養良好解決問題能力,可以讓自己勇敢面對將來未知的挑戰。」他表示,隨著時光的推移,沒有人知道自己的人生會因此產生多大的改變,唯有抱持正向且樂觀的心,且不斷的學習新知、培養軟實力,才能面對這個多變的社會。
開心體驗藍染 展現無限創意
三峽的風土產物與工藝文化多元,透過職人進駐合習聚落並成立工作坊,除了培養三峽地區高關懷青少年的專業技能,更讓職人技藝有機會傳承下去。其中,染布曾是清朝時期三峽地區的重要產業。書院生透過藍染的體驗課程,體會先人運用植物染的環保概念。而書院生也在藍染過程中展現無限創意,有人漂染,有人印花,大家的作品都不盡相同,發揮個人獨特的風格。
共創難忘回憶 精勵營圓滿結束
這次精勵營圓滿結束。從首日的戶外體驗和書院生交流活動,到次日的「地方創生」參訪以及藍染體驗課程,參與者皆獲益良多。全人書院導師賴志樫表示,精勵營能夠凝聚團隊意識,也希望大家在體驗與學習過程中更認識彼此,並享受其中。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