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竣維、陳宏駿)「沒有黑熊的森林,是多麼地孤單!」黑熊是山林的庇護者,有熊出沒的森林代表一處完整的生態系。但近十年來,棲息地的縮減與層出不窮的非法狩獵,讓全臺黑熊族群數量不斷減少,成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5月10日書院日講座,我們邀請到臺灣黑熊保育協會專案經理郭彥仁,外號「郭熊」的他將帶我們一探自然山林與野生動物的美。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e837db_cda196560afb4d7493bf06af080a62b8~mv2.jpg/v1/fill/w_980,h_551,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uto/e837db_cda196560afb4d7493bf06af080a62b8~mv2.jpg)
黑熊很危險? 但牠其實更怕你的出現
多數人認為黑熊是一種很危險的動物,但黑熊其實十分害怕人類。多年的山林經驗,郭熊跑遍全臺調查,也僅僅碰上2回,且只是看到遠處一個黑色身影奔離。所以,在野外看不到黑熊一點也不意外!郭熊提到:「有時候,我在想到底是人比較怕黑熊呢,還是黑熊比較怕人?」這個問題實在難以回答,但他可以確定的是,黑熊其實不太愛與人類碰面,擁有嗅覺靈敏的牠,只要發現這附近有人出沒,就會選擇默默地離開。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e837db_3dc77348eaa54d8d8023df51fc7703c9~mv2.jpg/v1/fill/w_640,h_426,al_c,q_80,enc_auto/e837db_3dc77348eaa54d8d8023df51fc7703c9~mv2.jpg)
遇不到黑熊怎麼辦? 從足跡裡發現牠們的故事
「黑熊很害羞,但牠的留下的足跡卻充滿故事。」黑熊的足跡透露著族群的變化,觀察新舊程度即可以知道這是什麼時候留下來的痕跡。如果調查過程都只發現到很舊的爪痕,很可能表示熊很久沒有在這裡出沒了。爪痕大小則可以判定是否為同一隻熊留下。郭熊曾在一棵樹上同時發現大和小的爪痕,猜測是母熊帶著小熊來此。樹幹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爪痕,其實透露了很多黑熊的故事。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e837db_b55e4f573ebd430092fc9c8d34619c07~mv2.jpeg/v1/fill/w_980,h_653,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uto/e837db_b55e4f573ebd430092fc9c8d34619c07~mv2.jpeg)
大學開始追熊 郭熊致力於野生動物的調查研究
郭熊大學時期就跟著跟隨人稱「黑熊媽媽」黃美秀副教授從事野外臺灣黑熊生態研究者,更是公視紀實節目《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第三集台灣黑熊守護者主角的登山家。在「山林的追跡者」分享中,郭熊介紹穿越線調查法,觀察者要沿著一條固定的路徑移動,計算沿途物種出現的次數以及研究對象與該路徑的距離,進而估計該物種的實際密度。而郭熊正是透過分析爪痕、折枝、挖洞等黑熊痕跡,比較不同山林的黑熊的豐富度,令院生們感到敬佩不已。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e837db_60b053ecdc474c98821505f50e782c8e~mv2.jpeg/v1/fill/w_980,h_653,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uto/e837db_60b053ecdc474c98821505f50e782c8e~mv2.jpeg)
Comentarios